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药耗集采5年减负超4000亿 今年国家医保局“任务单”有哪些 正文
时间:2025-07-06 16:50:5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作者: 郭晋晖多措并举破解“看病贵”是2023年国家医保局的工作重点之一。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我国通过带量采购已累计降低药品耗材费用超4000亿元。近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
作者: 郭晋晖
多措并举破解“看病贵”是任务单2023年国家医保局的工作重点之一。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药耗亿今我国通过带量采购已累计降低药品耗材费用超4000亿元。集采家医
近日,年减年国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负超会议总结了2022年和近五年医疗保障工作,保局研究部署2023年医疗保障工作。任务单
会议将“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列入2023年的药耗亿今九大任务之中。在国家组织集采7批294种药品、集采家医3批4类耗材的年减年国基础上,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负超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保局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450个。任务单
国家医保局的药耗亿今“新年任务单”中还特别提出,引导新冠治疗药品合理形成价格。集采家医1月初,国家医保局对外发布了《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形成指引(试行)》,引导企业公开透明合理制定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并约谈相关药企降价。
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医保谈判失败后,多款国产小分子新冠药加紧了上市的脚步。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预计2月底之前会有5种国内外药品可供使用,以缓解新冠抗病毒治疗药品的供需矛盾。
国家医保局提出,在坚持企业自主定价的同时,也有必要关注对新冠治疗药品公平可及的影响。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需的新上市抗病毒治疗药品,采取全周期多层次的措施引导企业公开透明合理定价。
今年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达450个
目前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会议提出,过去五年,国家组织集采7批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3批4类耗材平均降价超80%;叠加地方联盟集采,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通过谈判降低新药价格,250种新药平均降价超50%并纳入医保报销,让群众更快用上原本用不起的救命药。
2022年第七批药品集采平均降价48%,脊柱类耗材集采产品平均降价84%,胰岛素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惠及超1000万患者。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不断取得突破。在心内科和骨科两个最为关注的耗材价格虚高领域开展了3批集采,心脏支架中选产品大幅降价,人工关节类和骨科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选产品均价从数万元下降至数千元,平均降价超80%。同时,地方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全面推开。各省国家集采和省级集采药品品种数平均达350个左右,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均有覆盖。
1月11日,四川省牵头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拟中选产品平均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40亿元左右。
会议指出,医保目录内药品数量较2017年新增618种。我国药品价格指数连续5年下降。集采品种中使用高质量药品的患者比例从50%提高到90%以上。在广大参保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的同时,药品“带金销售”的空间持续被压缩,越来越多药品生产企业走上重创新、重质量的发展新路。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节省了中选药品流通、销售、推广方面的支出,受到了企业的欢迎。江苏一家种植体生产企业的代表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参加口腔种植体的集采需要比日常的销售价格降价50%以上才可能中选,但中选之后,他们的产品就可以直接出现在医保招采平台上,可以被医院直接看到,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会议指出,今年将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450个。引导新冠治疗药品合理形成价格。
新冠实施“乙类乙管”后的医保报销
会议指出,2022年国家医保局持续降低疫情防控成本,4批次降低新冠病毒疫苗价格,全国范围2轮下调核酸检测价格,2轮下调抗原检测政府指导价。
新冠疫情这三年间,国家医保局支持疫情防控,第一时间实施“两个确保”政策,全力保障患者救治费用;全力保障疫苗和接种费用;推动降低疫苗、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价格超九成。
1月7日,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时的政策,全额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费用,新冠患者在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门急诊费用,原则上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不低于70%,这一政策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会议将切实做好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列入了2023年的工作任务中,要求方便群众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加快费用清算结算速度,减轻救治医疗机构垫资压力。
此外,从国家医保局公布的年度任务来看,今年有望实现的制度上新突破还包括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门诊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用药保障机制向其他病种扩容、医保省级统筹等。
欧普康视:目前梦戴维占比较高 但DreamVision的占比正在逐年提高2025-07-06 16:39
新股提示:华大智造、通行宝、嘉华股份、联特科技今日申购2025-07-06 16:32
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报告出炉:半数受访者不了解基金投顾,投顾尚处于起步阶段2025-07-06 16:31
性能过剩 手机终于走上了PC的老路?2025-07-06 16:25
上海大豫园片区建设拉开帷幕:串起外滩金融集聚带和淮海路、新天地2025-07-06 16:20
途牛第二季度净收入3700万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7.8%2025-07-06 16:05
养老金二季度调仓动向浮现 集中持有医药和电子行业2025-07-06 15:54
亚马逊砍掉在线医疗业务 科技巨头为何做不好互联网医疗?2025-07-06 15:26
证监会李明:近两年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中问题整改率超过95% 一大批显性问题得到解决2025-07-06 15:24
新能源汽车超快充时代来临 充电慢充电难有望迎转机2025-07-06 14:47
图解丨了不起的“中国造”,闯入世界杯决赛!2025-07-06 16:34
银行业绩稳健增长为经济向好提供支撑2025-07-06 16:27
加蓬前驻华大使:开放的中国是全球发展的榜样2025-07-06 16:09
中欣晶圆头“顶”两起诉讼闯关A股2025-07-06 16:05
北京经开区:提倡非必要不流动,宅家不离家2025-07-06 16:02
美元指数30日下跌2025-07-06 16:01
周延礼:加快制定数字金融标准规则 所有经营活动必须依法纳入监管2025-07-06 15:54
为遏制卢布升值,俄被曝拟购价值700亿美元人民币或其他友好国家货币2025-07-06 15:53
深度学习技术引发信任危机?构建可信AI正当时2025-07-06 14:50
不出3年中国或成全球最大数据圈,上海这个“未来之城”首发2025-07-06 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