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通胀率终于“达标” 日本却高兴不起来 正文
时间:2025-07-07 04:14:3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日本4月通货膨胀率终于达到2%的目标。这来之不易,却并不被看好,原因是“此通胀”非“彼通胀”。日本总务省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剔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4月同比上涨2.1%,是2015年之后首次超
日本4月通货膨胀率终于达到2%的达标目标。这来之不易,通胀却并不被看好,率终原因是于 “此通胀”非“彼通胀”。
日本总务省20日发布的日本数据显示,剔除生鲜食品的却高起核心消费价格指数4月同比上涨2.1%,是达标2015年之后首次超过2%。
△日本中央银行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2013年初确定2%的通胀通胀目标,希望日本经济摆脱长年通货紧缩局面。率终通胀率上一次超过2%是于 2015年3月,发生在日本调高消费税税率之后。日本如果排除消费税率上调影响,却高起通胀率最近一次高于2%是达标2008年9月。
共同社解读,通胀虽然最新通胀率表面上超过2%,率终但并不能给予央行信心或令其满意。推动通胀的因素主要是乌克兰危机引发能源和商品价格上涨,不符合政策制定者的期望,实现“可持续、可接受”的通胀仍然任重道远。
4月,日本能源价格总体上涨19.1%,其中汽油价格上涨15.7%,煤油上涨26.1%,天然气价格和电价也以两位数幅度上涨。日元对美元近期迅速贬值,推高进口成本。一名政府官员说:“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日元贬值加重了影响。”
“这并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目标,经济仍有下行风险,更高的商品价格正伤害消费。”日本明治安田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小玉佑一说。
小玉说,相比2008年通胀率超过2%时期,“当前基本价格趋势相同,但这次,乌克兰局势引发供给担忧,食品价格(上涨)趋势更大”。生鲜食品以外的食品价格4月涨幅达到2.6%,为2015年以来最大;176个监测品类中,127类价格上涨。
大和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师末广徹认为,去除商品价格上涨因素,基本价格趋势没有变化,日本央行“未能以其希望的方式达成通胀目标”,因而将不得不继续执行现行货币政策。
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先前说,央行希望实现伴随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可持续通胀,而不是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短时通胀。
最新通胀率数据发布前,黑田在国会会议上说:“日本经济正在复苏,但面临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以强有力的货币宽松政策切实支持经济活动。”
“工资应该进一步增长,家庭才能承受更大幅度的物价上涨,通胀才更具有可持续性。”他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去年10月就任后提出新经济政策,注重通过“财富分配”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呼吁企业进一步提高工资。
日本工会与资方今年春季薪资谈判后,平均工资同比上涨2.1%,三年来涨幅首次超过2%,但小企业工资增幅较小。法新社援引瑞士银行分析师的话报道,“对工资增长和通胀的预期没有显著提升”,因而“眼下2%的通胀率不可持续”。
破千亿元!首次单独披露!茅台想释放什么信号?2025-07-07 04:10
我,98年美术老师,选择当女保安2025-07-07 04:01
科大讯飞: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回款128亿,同比增长27%2025-07-07 03:55
快手恢复天猫外链,但未必是长期合作2025-07-07 03:52
露营不怕“没地去”,公共营地建设被纳入重点任务2025-07-07 03:49
汽车芯片需求爆发 多家公司布局研发2025-07-07 03:47
印度明年2月开始为首次载人航天进行飞行测试2025-07-07 03:47
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创新搭建“产业+金融+科技”特色平台2025-07-07 03:31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已制定新一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年方案2025-07-07 03:01
首份国有大行三季报发布 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4.48%2025-07-07 01:49
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千亿企业降至10个…未来市场形势如何?房企高管这样说2025-07-07 03:48
央行: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1万亿元,同比增长4.1%2025-07-07 03:30
英媒:发达国家房价出现下跌2025-07-07 03:22
再曝被动减持 “宝能系”或失中炬高新控制权2025-07-07 03:10
雨枫:投资是连接思想到你的账户之间的一个最短的捷径2025-07-07 02:58
万物云又大跌11%,市值累计蒸发3成2025-07-07 02:56
QFII最新调仓路线来了,重仓行业曝光,扎堆持有37股,这些新进持仓股业绩高增长(附名单)2025-07-07 02:43
三星推出“维修模式”,手机维修时可保护个人数据2025-07-07 02:28
11连板“妖股”一字跌停,热门股集体跳水!保险、银行力挺大盘,中字头个股飙升,中国联通涨停…2025-07-07 02:09
失去“椰子鞋” 阿迪达斯雪上加霜2025-07-07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