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花费近两万,美容仪变“毁容仪”!专家提醒理性选择 正文
时间:2025-07-07 00:32:2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花费近两万,美容仪变“毁容仪”!专家提醒:家用美容仪难以把握使用度,还需理性选择近日,话题#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引发关注。有网友表示,在使用一款面部美容仪后,脸部右侧出现明显凹陷且无法恢复,需要进
花费近两万,毁容仪美容仪变“毁容仪”!花费
专家提醒:家用美容仪难以把握使用度,近两家提还需理性选择
近日,容仪话题#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引发关注。变专有网友表示,醒理性选在使用一款面部美容仪后,毁容仪脸部右侧出现明显凹陷且无法恢复,花费需要进行手术填充。近两家提是容仪肌肉萎缩坏死吗?不会脂肪溶解了吧?……一时间,网友的变专各种猜测随之而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花费近2万元,醒理性选美容不成却“毁容”
网友“天使茅茅”近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毁容仪自己于去年花费19300元买了一款美容仪,花费使用之后发现右脸有两道明显的近两家提凹陷,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得到恢复,仪器使用时也像漏电一样会有疼痛,涂了凝胶情况也没有太大改善。后去医院就诊,医生告知需要做填充来恢复凹陷。
在电商平台搜索“美容仪”,记者发现,不同产品的售价有从几十元到上万元的跨度,行业门槛偏低。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发现,也有不少用户反馈在使用美容仪之后出现了漏电、皮肤烫伤、脸部凹陷、皮肤过敏等情况。
自行使用家用美容仪,真的可能导致溶脂等严重不良后果吗?南京鼓楼医院皮肤科主任包军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温度过高确实有可能发生脂肪液化坏死,但这些情况并不多见。包军主任回忆,前段时间遇到过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因为每天多次使用面部美容仪,不久便出现了面部红肿发炎的情况,后经过对症治疗,并暂停使用仪器后就有所好转。
有媒体报道,美容仪行业确实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情况。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一则《新基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召回初普牌第一代Stop Eye家用射频美容仪》的通告,因在极端情况下存在导致皮肤烫伤的安全隐患问题被召回,涉及数量超过18万台,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非专业设备很难精准解决问题
智能便携、随时随地都可操作,加之“一次护理≈8张面膜”“7天赋活胶原”“14天淡纹紧致”等充满诱惑力的广告宣传语,让家用美容仪成为不少人心中可以“逆龄生长”的利器,但它们的效果到底如何?
目前,美容仪主要分为三大类:射频类、电流类和光照类。包军主任介绍,皮肤老化主要在于表皮层和真皮层,日常的保湿和防晒可以保护延缓表皮层的皮肤老化,而无论是使用射频还是微电流的美容仪器,它们的基本原理就是加热皮肤的真皮组织,促进胶原的合成,以达到皮肤抗老修护的效果,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正规的医疗美容是保养皮肤很重要的辅助手段,但问题就在于所谓的家用美容仪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包军主任解释,皮肤表皮不能加热,所以专业的美容设备会有表皮冷却装置来保证安全和疗效。而在加热皮肤真皮组织时,温度过低没有效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面部烫伤等副作用随之而来。“在达到效果和出现副反应之间的界限很近,普通人和非专业医疗仪器很难准确把握。”
专家提醒,对于家用美容仪,消费者无需盲目追求高价产品,应根据自身皮肤状况来关注产品功能本身,了解其安全性参数认证、明确电流输出、温度等具体情况。在使用加热功能时,不要随意增加使用频次或时间,以免损伤肌肤;使用带有金属镀层的美容仪时,可以先在手上试用,无不适感后再用于面部。
北京地铁推出数字化早餐车,热乎实惠的包子豆浆受欢迎2025-07-07 00:30
上海:未来中心城平均通勤时间45分钟内,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75%2025-07-07 00:28
我国首套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成功投产 实现自主可控2025-07-07 00:22
英国玩火大戏:央行大战首相 谁敢让市场死?2025-07-07 00:09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6人死亡2人失联2025-07-06 23:17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就“美国出口管制”发声明:希望美国能及时修正错误的做法2025-07-06 22:57
授信已超2000亿!建设银行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基金项目配套融资2025-07-06 22:47
首套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投产 下游市场应用或将进入爆发期2025-07-06 22:41
王旋:联想集团的净零目标与绿色低碳实践之路2025-07-06 22:03
美前总统特朗普团队曾在接到法院传票后转移机密文件2025-07-06 21:58
美国假日购物对零售股来说看起来一点也不喜庆2025-07-07 00:15
45家券商同台比拼这项业务 新增交易集中度稳中有降2025-07-07 00:10
第三批集中供地进程过半 四季度土地市场成交料回升2025-07-06 23:40
“这一领域,中国领先几乎所有其他国家”2025-07-06 23:15
私募持股市值突破2000亿 冯柳邓晓峰480亿仓位曝光2025-07-06 23:11
华润雪花啤酒副总裁李季今年已58岁 他在57岁时还获提拔真不容易2025-07-06 23:07
俄航天集团总裁:俄罗斯2023年可能为“友好国家”客户发射数枚卫星2025-07-06 23:00
汉莎航空现允许在其航班中使用AirTags2025-07-06 22:50
胜狮货柜11月23日斥资约47.85万港元回购66.6万股2025-07-06 22:43
2000亿巨头杀入山东“淘金”,背后隐现复星系身影2025-07-06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