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风险提示:警惕贷款营销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10月14日,银保营销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7期风险提示,监会警惕槛隐际息提醒有借款需求的风险费标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提示注意防范陷阱风险。贷款低贷
贷款市场上,中降准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款门打着正规机构、瞒实无抵押、虚假宣传行无担保、银保营销低息免费、监会警惕槛隐际息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风险费标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这些诱人条件的提示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贷款低贷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中降准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陷阱一: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陷阱三: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针对以上中介不法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借贷,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
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办理贷款时,消费者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
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百科)
- 2022年金融街论坛聚焦“新市民”:精准把握金融需求 促进共同富裕
- 营收逆势上扬归因市场份额小,靠遥控器冲击上市的辰奕智能还能做大吗?
- 两大业主收入下降,华侨城A前三季度亏损2.46亿元
- 没有研发人员及投入,靠52艘船年入超3亿,这家深圳国资旗下公司冲刺IPO...
- 没必要买iPhone 14?其实iPhone 13也有卫星通话硬件
- 澜湄跨境经济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四次会议举行
- 年内多家中概股公司密集回购 专家称对估值修复充满信心
- 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8.2% 5G用户占比超三成
- 传闻引发国际油价巨震!悲观情绪蔓延,OPEC+会决定增产吗?
- 交通运输部:昨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714.09万辆 环比增长13.14%
- 以价换量:特斯拉起售价下探至26.59万元
- 雷军晒Redmi新机清新配色 网友:Redmi设计越来越漂亮
- 极光Q3营收8040万元 净亏损缩窄至2070万元
- 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加剧 能源与粮食安全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