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较十年前明显下降 先心病最为常见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根据北京妇产医院在全国开展的国出50万人的出生人口队列研究,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5%至3.0%,生缺生率相比十年前的陷发显下心病5.6%,这一数据有明显下降,较年降先首位病种也由心血管畸形变为先心病。前明
9月12日是国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日,生缺生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开展2022年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大型义诊活动,陷发显下心病组织专家围绕婚前、较年降先孕前、前明孕期、国出新生儿等关键阶段提供面对面咨询交流、生缺生率现场义诊,陷发显下心病向前来就诊的较年降先市民进行预防出生缺陷健康知识宣传。
针对我国出生缺陷防治的前明现状,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布局,资助了重点研发计划“建立出生人口队列,开展重大出生缺陷风险研究”项目。该研究启动于2017年,由北京妇产医院牵头,在全国20个省(区、市)的45家相关医疗机构招募了超过50万名孕妇,目前已建立起50万人的出生人口队列。
2012年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显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北京妇产医院院长阴赪宏告诉记者,根据出生人口队列的最新研究,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5%至3.0%。此外,近年来出生缺陷病种情况也有所变化。十年前排名第一的出生缺陷疾病为心血管畸形,之后通过针对性补充叶酸等手段,该病种发病数有所下降。目前最常见出生缺陷的为先心病,这与诊断手段进步、相关诊断机构数量增加及社会重视程度有关。
阴赪宏提醒,对普通家庭来说,如在一胎、二胎时发现过出生缺陷,再次怀孕要注意筛查诊断。随着生育政策调整,高龄孕妇、高危孕妇增加,缺陷率也会有所增加,怀孕期间要谨遵医嘱。
在医学层面,医疗机构在科研、临床上针对出生缺陷也有所布局。
2017年,北京妇产医院成立产前诊断中心,集超声影像、遗传咨询、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医学门诊为一体,让市民就医更加便捷。2021年组建成立母胎医学科,为出生缺陷的预防、诊断、宫内治疗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综合防治体系。
阴赪宏表示,该院正研发一款新的出生缺陷诊断试剂盒,该技术在算法、实验室技术方面进行突破,采集母亲的一滴血就能检出1/3近3000种的出生缺陷,如该技术得到应用,未来能服务更多异地患者。
(责任编辑:时尚)
- 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853.5亿元 “茅五”占比近六成
- 亚洲发往美国集装箱运输量连续3个月同比降低,玩具、服装等品类跌幅居前
- 新西兰酝酿把投票年龄降至16岁,获最高法院支持
- 129只基金等待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按下“加速键”
- 石墨烯电暖器、碳纳米管电地暖、空气源热泵…… 这些黑科技带来冬日里的别样温暖
- 广发能源化工日评:夜间沙特产增产传闻证伪,油价大幅震荡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稳定和扩大消费,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适时适度降准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易会满:把握五项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北京:疫情高发多发的区进一步降低社会面活动度
- Windows端iCloud出现严重问题:会显示陌生人照片
- 在哈外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 三大电信运营商10月份数据透出信号 更多竞争者将抢夺5G专网建设“蛋糕”
- 安徽省长王清宪与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举行工作会谈
- 潘功胜: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